跳转到主要内容
主要的物联网趋势将设备管理问题摆在首位

主要的物联网趋势将设备管理问题摆在首位

 物联网连接性的不断变化推动着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将研究其中的三个方面: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LPWA技术的兴起和应用程序实现的日益复杂。

使设备管理复杂化的第一个趋势是物联网设备安全要求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物联网是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就在十年前,几乎没有10亿台设备可以称为物联网。今天这个数字大约是90亿,到2030年底,这个数字将上升到250亿。随着数字的增长,黑客的兴趣也呈指数级增长。

澳大利亚、欧盟、日本和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法规涉及物联网安全。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自愿的,但满足监管安全要求的可能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可能是因为制造商面临制裁的风险,或是由于用户对合规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

安全需求还需要与产品的用户友好性、盈利能力和快速上市的需求相平衡。在某些情况下(见下文),再加上延长电池寿命的需要,你就有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相互关联的需求。对设备寿命有利的安全协议的分层将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第二个趋势是低功耗广域器件的增长。Transforma Insights估计,到2030年,将有40亿LPWA连接(2019年底仅为2.2亿)。连接设备的巨大数量显然为设备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的特性以及它们将连接的应用程序。

LPWA设备只能支持有限的下载,因此需要重新考虑无线设备管理。这两种技术之间有很多差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通过减少发送和接收的流量来延长电池寿命。对于Sigfox来说,有效的数据传输能力是每天1KB左右,这使得固件更新几乎不可能。但是,即使对于高功能技术,如NB-IoT和LTE-M,仍然有很大的动机来减少发送和接收的流量,从而保持较长的电池寿命。

此外,LPWA技术在不太可能人为干预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大多数物联网设备都可以由人访问,如有必要,可以进行手动干预以纠正设备。从车队管理到工业SCADA系统的主要遗留应用价值更高,通常相对容易访问。这使得他们不必像数十亿个远程环境传感器那样痛苦地进行手动管理,这些传感器单独地无法证明卡车侧翻需要重置,而且几乎总是在高度分布且难以到达的位置。

最后一个趋势稍微模糊一些,与应用程序实现性质的变化有关。其中一个方面是对更高效的资源调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将应用程序部署到现场并工作。这种低(或零)接触的供应对于许多物联网应用程序来说是非常有成本效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eSIM需求旺盛的一个原因,它不必为更换物理SIM卡而烦恼。然而,本地化并不仅仅是SIM卡。它还涉及应用程序和设备的许多其他功能。不同的国家在数据主权方面有着不同的监管环境,例如,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此外,还需要配置数据传送(例如APN)。所有这些都可以手动完成,但物联网应用将越来越依赖于零接触供应,这意味着高效的OTA设备管理是必须的。

一、物联网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连接到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生态系统。这些设备涵盖了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智慧城市等。由于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且分布广泛,因此设备管理成为了确保整个物联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物联网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

  1. 安全需求增加
    • 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黑客攻击的目标也越来越多,数据泄露的风险急剧增加。
    • 物联网设备与主网络互连,很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因此加强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 各国对于物联网安全的法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制造商需要满足这些监管要求以避免面临制裁或失去用户信任。
  2. 低功耗广域器件(LPWA)的增长
    • LPWA技术使得物联网设备能够在低功耗下实现远程通信,从而大大扩展了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 然而,LPWA设备的特性(如有限的下载能力)对无线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固件更新困难等。
  3. 应用程序实现日益复杂
    •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发展,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 这导致设备管理需要处理更多的数据和配置信息,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 边缘计算的兴起使得部分应用程序处理转移到边缘设备上,这些设备通常分布在难以访问的位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管理的挑战。

三、物联网设备管理的主要趋势

  1. 智能化和自动化
    • 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能够更智能化地进行设备故障预测、维护计划优化等任务。
    • 这不仅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2. 个性化和定制化
    • 根据不同企业的独特需求和办公模式,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可以灵活调整功能框架,满足个性化管理需求。
    •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竞争力。
  3. 云端化和移动化
    •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设备管理系统的云端化,使得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设备信息。
    • 移动化趋势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设备数据并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
  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增加,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在数据备份、身份认证、访问权限、加密传输和防病毒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 这有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增强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信任度。
  5. 综合化管理
    • 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设备管理功能,而是向综合化管理方向发展。
    • 它涵盖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并整合了设备相关的人员管理、文档管理、知识库管理等功能。

四、应对策略

面对物联网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和趋势,企业和制造商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

  1. 加强安全防护: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用户访问和数据传输的安全;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漏洞修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2. 优化设备管理流程: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手段优化设备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和维护计划优化。
  3. 推动云端化和移动化发展:利用云计算技术推动设备管理系统的云端化;开发移动应用以满足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设备信息的需求。
  4. 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根据不同企业的独特需求和办公模式提供个性化的设备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定制化开发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
  5. 加强跨部门合作和知识共享: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推动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整体竞争力。

与应用程序实现相关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边缘计算。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应用程序处理,包括相当复杂的元素,如机器视觉,转移到边缘设备。物联网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引用英特尔(Intel)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的话:“一切都越来越像一台电脑”。这里面有很多道理,但不幸的是,与计算机不同,大多数物联网设备在出现故障时没有方便的人来重新启动它们,或者实施补丁。在无人值守的边缘设备上安装更多的智能设备会带来更大的设备管理难题。

 

责任编辑:华轩    来源: 今日头条

本文转载自51CTO:51cto.com/article/635478.html,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信息

联系方式

  • 青岛:宁夏路288号青岛软件园11A
  • 济南:天桥区历山北路85号
  • 潍坊:潍城区东风西街7541号
  • (+86) 532-8868 5316  400-9688-658
  • QQ/微信:9995 9133
  • Mail:vip@hry.net.cn